今年八月,慈利縣杉木完小即將喜迎搬遷。十多年前,縣政府做出決定,將位于杉木橋鎮(zhèn)內(nèi)的慈利六中合并進新四中,將杉木完小搬遷至六中原址,為避免出現(xiàn)教育資源的浪費,杉木完小停止所有硬件設(shè)施建設(shè)。多年來,不論居于何種困頓之中,鄭志勇校長帶領(lǐng)下的杉木完小教師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用一份教育人的責任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教師贊歌。
一、 堅守陣地
從所周知,教師群體的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都是極為低下的,特別是對于窮鄉(xiāng)僻壤的鄉(xiāng)村教師更是如此。曾經(jīng),一位剛畢業(yè)的教師拿了第一個月工資,給父母買了禮物以后,自己買不起一件襯衣,內(nèi)心是失望的;曾經(jīng),一位老師在參加同學聚會后坦言:看到當年那么多學習不如自己的同學穿金戴銀,珠光寶氣,內(nèi)心是失落的;曾經(jīng),有教師說朋友在廣東經(jīng)營小作坊,每月收入幾萬元,內(nèi)心是失衡的。更不用說不少暴發(fā)戶的炫富、奚落。
但是,這一群人,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人離開:陳康才老師孩子在大城市發(fā)展,收入優(yōu)渥,孫子出生以后無人照料,即使兒媳多次要求,他也沒有離開,他說:“看著這些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有進步,多令人高興??!我為什么要離開?”熊濤老師工作出色,縣城幾所學校都表示愿意接納,他沒有離開。他說:“子不嫌母丑,這里是我的家鄉(xiāng),這里窮,這里苦,但正因為這里窮,這里苦,才更需要教育,我怎么能離開?”彭輝慈老師,朋友邀他到外地發(fā)展,并許以高薪,他沒有離開,他說:“錢財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用就行,我何必要離開?”
對收入和地位,老師們淡然相對,以一身清貧,兩袖清風,堅守三心講臺,顯示了教師的胸懷。
二 堅守正道
長期以來,家長和社會各界對學校和教師的形象都存在一些偏見,對學校的管理制度有一種抵觸情緒。學校為了保證安全,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并在早晚設(shè)立安全工作崗。就有學生家長以接學生開門太慢為由,和老師發(fā)生口角,甚至在校園內(nèi)打滾撒潑。學校有一個殘疾兒童,每天需要用車接送,就有其他騎車的家長跟著往內(nèi)沖,對阻攔的值班教師惡語相向。
對這樣的家長,學校行政值班人員和輪值教師,苦口婆心地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學校這樣做的初衷。最終,家長的氣也消了,學校的大門也順利地關(guān)上了。對于車輛接送的學生,上下車時,總有老師去扶;有車來,老師總是擋在車前,讓學生安全通行;遇到下雨,及時地上前遮住雨水……點點滴滴,贏得了家長和學生的尊重。
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百煉鋼亦成繞指柔。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聲問候,一聲叮嚀,融化了家長們心頭的堅冰,換來了家長們真誠的笑臉和真切的謝意,得到的是學生們文明禮儀的實實在在的進步。
對誤解和偏見,老師們泰然處之,用一己之力激濁揚清,引領(lǐng)風尚,展現(xiàn)了教師風采。
三 堅守大愛
慈利縣地處湘西,山多地稀,農(nóng)民收入少,學生普遍家境較差,遇上天災(zāi)人禍,情景更為不堪。吳青的父親患精神病將母親殺死,現(xiàn)在精神病醫(yī)院治療,她只能與年邁多病的祖父母相依為命,至今還居住在搖搖欲墜的土屋之中。每個學期,鄭校長都會到她家看一看,為她添置衣服以及學習用品,還為家里帶去了生產(chǎn)生活物資,平時在學校也盡可能的給予幫助。2015年,吳青祖孫三人居住的破舊的土屋倒塌了兩間。校長獲悉情況之后,帶著愛人一道去了她家,現(xiàn)場的情景讓人心酸。經(jīng)多方聯(lián)絡(luò),2015年10月,張家界愛心公益組織到訪,為吳青開展專項幫扶資助活動,共募集了19600元善款,基本解決了整個義務(wù)教育階段的學習費用。2016年5月28日,學校再次對接張家界愛心公益,為貧困學生趙鴻募集到助學資金一萬多元,并有愛心人士李之君對接妹妹趙婷,每年贊助4000元。他說:“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我想只要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孩子就會感到無比的溫暖?!贝送?,鄭志勇校長還在身邊積極宣傳,開展幫困結(jié)對活動,讓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參與到這場愛的接力賽當中。朱琴、熊濤、顏梓伊、寇建輝等一大批教師加入了這個隊伍,確定了吳楠、吳凌慧等幫扶對象,愛心聯(lián)盟已初具雛形。
面對困厄和求助,老師們欣然施援,用無私和真情,演繹了教師的高尚。
四、堅守職責
多年未投入,學校條件很差,但老師們從不叫苦,從不抱怨。沒有閱覽室,老師們將書集中借出來,舉辦“圖書角”.沒有實驗室,老師們將儀器器材帶進教室做實驗,沒有音樂教室,老師每逢音樂課背著電子琴往教室趕,沒有會議室,老師開會要么擠在教室里,要么就在操場上,沒有住房,近的老師住在自己家,十多人用一個小辦公室,早晚奔忙,遠的老師,沒帶班的借信在幼兒園,當班主任的擠在校內(nèi)的危房或老廁所改造的房子里,學校行政辦公地是十多個平方的小房子,前面辦公后面住人。但老師們?nèi)珶o怨言,仍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即使條件欠缺,學校每年都因陋就簡,利用現(xiàn)有條件舉行運動會、文藝匯演、學生游藝會等大型活動。沒有器材設(shè)備,向中學借;沒有合唱梯,自己做;水管壞了,自己修。每次運動會,年輕力壯的老師負責拉煤渣填跑道和操場。時間久了,柴盛中老師鋤頭用得最溜,吳軍勝老師接水管最死水,吳若勇老師修電器最拿手,鄭志勇校長砌的墻是教師中最標準的。
老師們進教室上課,沒有多媒體和其他任何輔助手段,全靠一支粉筆打天下,老師們偶有微辭。校長就勉勵大家說“教育的關(guān)鍵因素是人,教育的決定因素也是人。關(guān)鍵因素是人,這個‘人’指學生,意即課堂上要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充分調(diào)動起來。決定因素是‘人’,是指老師而不是指物,只要多開動腦筋,所有的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睂W校老師參加各種教研活動,需要多媒體及其他輔助設(shè)備,老師就帶著全班同學到其他學校去蹭。
但是通過這樣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學生和老師的身體、能力等各方面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2011年柴勝中老師負責訓(xùn)練的女子籃球隊在慈利縣中小學籃球運動會小學女子組第二名;2012年組織30名學生參加了市“七巧板”拼圖大賽,多名學生獲獎,謝文華老師獲優(yōu)秀指導(dǎo)老師獎。2013年全縣調(diào)研抽考年級綜合評價躍居全縣前列,全優(yōu)率進入全縣前十強;連續(xù)兩年教學質(zhì)量評價居全縣第十一位。2015年大課間活動比賽獲縣二等獎。
對條件和物質(zhì),老師們豁然以對,以育人為天職,置己身于度處,詮釋了教師的神圣。
幾千年前的兩河流域,還處于洪荒時代,遍地沙漠,人們食不裹腹,衣不蔽體,但總有那么一些人,在每個夜晚,獨坐河邊,守望星空,用枯瘦的手,拿尖利的石頭,在石板上記下星象的變化,終成歷法。他們在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中,完成了對人類文明的奠基。今日杉木完小的全體教師,雖然生活困頓,條件艱苦,但他們不改初心,他們是社會文明的奠基人,他們也是一群星空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