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至今還沒有一個教師的身份,每月500元的工資還是嘎查給她的特殊補助,但她獨自堅守沙漠邊緣教書育人34年。
劉亞娟所在的荷也勿蘇嘎查教學點距離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敖潤蘇莫蘇木的中心校有60多公里,是位于科爾沁沙漠南部邊緣地帶的“沙窩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環(huán)境惡劣,連敖潤蘇莫蘇木的牧民也不愿更多地談論荷也勿蘇嘎查。
2012年9月10日,中國沙漠生態(tài)環(huán)境科學考察內蒙古環(huán)保公益行動組成員在荷也勿蘇嘎查搞環(huán)保公益行動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劉亞娟的教學點。這一天是教師節(jié),當時劉亞娟正在一間簡陋的教室里與孩子們聯(lián)歡。
說是聯(lián)歡,其實就是自娛自樂。教學點有12個來自周邊牧民家的貧困孩子,設幼兒班和學前班兩個班,劉亞娟獨自負責教授語文、數(shù)學、繪畫、音樂等課程。這個教學點沒有任何來自教育系統(tǒng)的撥款,教學用的粉筆是劉亞娟自己花錢買的,其他簡單教學用具是她自己在課余時間制作的。
劉亞娟說,教育部門有時到教學點進行管理指導和業(yè)務指導,但是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資助。
事實上,這個教學點雖然有村辦性質,但和她自辦沒什么區(qū)別。因為劉亞娟不僅擔負著教學的責任,還要為孩子們每天免費提供午飯。因為沒有其他補貼,又無法向貧困孩子的家長收取伙食費,劉亞娟將嘎查每年補貼的6000元補助無償?shù)赜迷诹撕⒆觽兊某院壬稀?/p>
為了調劑孩子們的生活,劉亞娟有時不得不從家里拿肉、米和面到教學點。
“家里每年殺兩口豬,有近一半給了教學點。每年開學劉亞娟都要為上學的貧困孩子準備課本和書包。”對于劉亞娟常年義務為孩子們付出,劉亞娟的丈夫崔成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后來,就是支持。
崔成說,自己家里有10幾棵蘋果樹,每年能產約2000斤蘋果,為了給孩子們增加營養(yǎng),劉亞娟一個也舍不得賣,大部分給孩子們吃了。
每當看到嘎查周邊的孩子們從四五里以外的牧民點趕來上學時,劉亞娟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和欣慰。在她看來,只要牧區(qū)的孩子們都能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自己苦點兒、累點兒,算不了什么。
劉亞娟有一個學生,母親智障,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從家到教學點需要走5里路,2009年開學時,是年近70歲的奶奶背著孩子來報的名。這個學生來時,手里拿著一個方便面袋子,里面有個破本子。劉亞娟把這個孩子摟在懷里:“不要擔心,只要有老師在,一切都會有的。”隨后,她給這個孩子買了新書包、鉛筆、作業(yè)本、橡皮等。
劉亞娟的學生武紅星現(xiàn)在已經上了大學,2012年教師節(jié),武紅星特地打電話告訴自己的媽媽,一定要給劉亞娟老師過一個教師節(jié)。
關于劉亞娟和她學生們的故事還有很多,1992年嘎查給教學點建教室,因缺少資金中途停工,劉亞娟心急如焚,為了不耽誤孩子們按時上學,她把家里的10多頭豬賣了4000多元錢,用于建教室,使教室如期完工。
劉亞娟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劉亞娟說,看著自己痛苦,丈夫也跟著痛苦;看到自己把精力都用在孩子們身上,丈夫卻一個人在家忙活,心里有時特別內疚。
有感于劉亞娟的善舉,荷也勿蘇嘎查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多次拿著禮物來看望劉亞娟,但劉亞娟有一個原則,歡迎就孩子的學習進行溝通,禮物一概不收。
夜晚睡不著的時候,劉亞娟總在想,自己何時能成為一個正式教師?今年52歲的劉亞娟雖然為不是正式教師而煩惱,但卻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她克服重重困難,一直堅守自己教書育人的熱情。
2012年,內蒙古公益慈善事業(yè)發(fā)展促進會資助了這個教學點,讓她信心倍增,她說她可以在這個教學點更好地堅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