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沉默鑄堅甲,甘獻年華逐紫煙。
心事浩茫終不悔,春雷作伴國尊嚴。
這首《七絕·抒懷》,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陳能寬1985年寫成的詩作,是他許身報國、無怨無悔的人生寫照。 吾鄉(xiāng)有斯人,草木生光輝。懷著對陳能寬的無限敬仰,我走進陳能寬的故鄉(xiāng),慈利縣江埡鎮(zhèn)。 慈利縣是一個土俗淳慈、崇文尚義的地方。1923年5月,陳能寬出生于慈利縣江埡鎮(zhèn)一個普通的士紳家庭。家鄉(xiāng)的文化傳統(tǒng)、家庭和私塾的嚴格要求,在他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1936年,陳能寬在江埡金陵完小完成了小學學業(yè),考入常德私立雋新初級中學,每個學期要步行270華里到學校讀書。這充滿艱辛的每一步,都給陳能寬的心中鋪墊上不怕困難、踏實前進的可貴品質。1939年,陳能寬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心儀已久的長沙私立雅禮高中。1942年,陳能寬又因成績突出獲得保送生資格,進入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礦冶工程系學習,經(jīng)過四年努力圓滿完成學業(yè)。 從雋新初中、雅禮高中到交通大學的10年,正值中華民族浴血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艱苦時期。陳能寬常常在日寇飛機的轟炸聲中學習,加深了他對祖國命運和個人奮斗的思考,激勵自己學成報國。 1947年,陳能寬和妻子雙雙被美國耶魯大學錄取。在耶魯大學,陳能寬僅用兩年時間就順利獲得博士學位。雖然享受著優(yōu)渥的待遇,但是,在他內(nèi)心深處,一個念頭一直揮之不去,那就是,回到生他養(yǎng)他的祖國。 隨著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美國國內(nèi)掀起了一股反共、防共的浪潮,陳能寬在美國也遭遇當局迫害。他一邊工作一邊與移民局周旋,在數(shù)次嘗試回國失敗后終于踏上了回國的旅程。1955年12月,當他踏上深圳的土地的那一刻,禁不住熱淚盈眶。 回國后,陳能寬在金屬物理學領域獨領風騷,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極大關注。然而,1960年他受命一項神秘任務,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制,他不得不放棄自己頗有成就的研究領域,從此告別家人,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了。 這一走便是整整25年,在與世隔絕的試驗場,在風沙呼嘯的戈壁灘,陳能寬率領一只年輕隊伍向世界最尖端技術發(fā)起挑戰(zhàn),沒有試驗容器就用鍋碗瓢盆,沒有計算機就用算盤,難以想象,原子彈里數(shù)以萬計的精密數(shù)據(jù)竟是科學家們用手工算出來的。晚上零下30度,進炸藥生產(chǎn)工房,陳能寬只能赤著腳,怕皮鞋帶沙子引起靜電造成爆炸,他何嘗不知自己隨時面臨的生命危險,給妻子寫信說:“如果我有什么不幸,你要想得開,當年我們拋棄洋房、轎車,帶著兒女回國,正是為了讓祖國富強?!?/span>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東方巨響震撼了整個世界。緊接著,陳能寬又投入到氫彈等核武器的攻關中,他常常鼓勵隊友,消失這些年是值得的,我們?yōu)樽鎳鴮懫笳撐摹?/span> 1999年9月18日,陳能寬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到來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為表彰為“兩彈一星”事業(yè)做出杰出貢獻的科技精英,決定授予錢學森等23位科技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陳能寬位列其中。 在雅禮高中求學時期,陳能寬曾接受了基督教教義,一度信服于基督教宣揚的“博愛”。但是到了美國,看到美國政府咄咄逼人的侵略行為、偽善丑惡的嘴臉,領悟到“白人有白人的上帝,黑人有黑人的上帝”,最終自動脫離了宗教。 回到祖國后,陳能寬對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欽佩不已。50年代末,他的政治思想逐漸升華,入黨的要求愈加迫切。1958年4月11日,陳能寬遞交了入黨申請。1959年8月,第二次提出入黨申請。1961年4月,第三次提出入黨申請。1964年6月29日,陳能寬成為中共預備黨員。此后,由于各種原因,陳能寬沒有能按期轉為正式黨員,但他對崇高理想、對黨的追求初心不改。直到1969年9月,陳能寬終于轉為正式黨員,實現(xiàn)了自己多年的夙愿。陳能寬一生默默地奉獻著光和熱。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們樹立了一個標桿,直到2016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春蠶到死絲方盡,許身為國終不悔。這是一位兩彈一星元勛的家國情懷,更是共產(chǎn)黨員的絕對忠誠。 行走在這片孕育了陳能寬這位杰出科學家、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熱土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地正跳動著新時代的脈搏,奔涌著走向偉大復興的激情。陳能寬為祖國矢志不渝的獻身精神,嚴謹縝密的學術風格,創(chuàng)新求實的探索精神,是一種恒久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我們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道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