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shù)貢r間6日晚,美國參議院表示,由于兩黨分歧嚴重,決定推遲涉及人民幣匯率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jiān)督改革法案》表決,最終投票擬延至10月11日。在各種分析看來,法案很可能在參議院中被否決。但深入考察多年來中美之間的匯率博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施壓人民幣升值這張“匯率牌”,一直是美國轉移矛盾、轉嫁危機、規(guī)避責任、損人利己的“政治武器”。
近年來,美國一直“高度關切”人民幣匯率,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向中國施壓,甚至不惜以貿(mào)易戰(zhàn)相威脅。值得高度關注的是,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的手法,從去年開始逐步進入打壓人民幣“動真格”的新階段,多少意味著中美之間的匯率博弈正從“口水戰(zhàn)”升級到“實彈戰(zhàn)”。
按照1988年美國《貿(mào)易和競爭力綜合法案》,美財政部每半年會針對主要貿(mào)易伙伴是否涉嫌“匯率操縱國”向國會做說明。每逢報告出臺之日,中美匯率就會成為美國媒體炒作的焦點話題,無形中形成對中國的施壓之勢。在奧巴馬執(zhí)政期間,美國已4次拒絕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這一方面說明人民幣匯率根本不是中美貿(mào)易失衡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美國一直都在“鍥而不舍”開打人民幣“匯率戰(zhàn)”。
強力借助國會立法程序,則正成為美國打壓人民幣的“最新動作”。9月,美國參議院多數(shù)黨領袖里德表示,將推進針對中國匯率的“立法工作”。如今,參議院將要表決的《貨幣匯率監(jiān)督改革法案》,則是打壓人民幣“立法化”的最新成果,主要貿(mào)易伙伴匯率一旦被認定低估,美國將對其征收懲罰性關稅。外界普遍認為,該法案主要針對中國,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
種種跡象表明,中美之間的匯率博弈,正因美國方面的“立法化、政治化”而進一步公開化與激化。類似“懸而不決、步步緊逼”的施壓戰(zhàn)略,正成為美國變相加壓中國的重要手段。從歷史經(jīng)驗看,一旦美國經(jīng)濟陷入衰退,美國政府就可能采取美元貶值、壓迫其他貨幣升值的“弱美元政策”轉嫁危機。上世紀80年代,美國逼迫日元升值,一度讓日本經(jīng)濟衰退20年。
很顯然,多年來“步步緊逼”人民幣升值,不僅僅是美國政客們的“炒作題材”,還是美國打壓人民幣、減債賴賬、維持美元貨幣地位的重要戰(zhàn)略手段。對美國來說,如此“多管齊下”炒作、施壓、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這既是美國的“高明”之處,也是美國的“陰險”所在。我們必須認清美國潛在的戰(zhàn)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