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a级毛,2019精品手机国产品在线,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97在线精品视频免

您的位置:首頁 > 澧蘭

書房

2020-04-20 09:24:24  來源:張家界日報  作者:趙輝廷  閱讀: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

    書房,顧名思義,藏書之所,書寫之地,更是神游古今中外、放飛靈魂的一方天地。

    四十多年來,書房與我形影不離,個中的喜怒哀樂,唯有自知。無論廟堂艱辛寡淡,江湖亂象橫生,只要一腳踏進書房,心便定,氣自靜,廟堂與江湖皆拋之于腦后。因此,閑暇之余,書房是我的樂土,是我的知己,是我的情人,是我的整個世界。

    自打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后,就有了書房,或大或小,或寬或窄。買的書逐漸增加,我曾請人打了六個書柜。每當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閱讀時,感覺有如站在一棵大樹上,正摘取一枚豐碩的果,打開它,它豐盈的清香與營養(yǎng)不斷地滋潤著我,始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累于俗,不飾于物”(莊子語);或如清晨,立于高山之頂,旭日正從東方冉冉升起,照亮眼前遠山近壑,山流碧,壑如洗,“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劉勰語);或似晨風徐拂,膚明凈,心豁然,“神恬心清,則形無累”(語出北齊,劉晝《劉子·清神》)。

    應該說,是書房賦予我善于思索,才有獨立識見,從不人云亦云;賦予我做人的風骨,不卑不亢,從不看臉色行事;賦予我以“立德、立言、立功”為人生目標,不留念官場與權力;“立德”,與人至善,從無私敵;“立言”,癡迷翰墨,愛好寫作,五十年如一日;“立功”,凡做事謹嚴認真,力求完美,充分體現(xiàn)自我價值。

    書房伴隨我成長、成熟。自以為風雅中人,便附會風雅,將自己的書房先取名為淡泊軒。這名字的出處與含義不用我贅述,你一看就明,并先后請上海書法家沈培方、長沙老書家王超塵先生為之書丹,但我一直未敢刻匾懸掛。原因有二:一是書房所在環(huán)境悖然,不宜,唯恐有辱兩位書家椽筆;二是我屬兔,游移不定,我無法圈定自己穩(wěn)定的居所。幾經遷徙,“雅興”不減,又有且住齋、五味坊、楠軒、蔽帚自珍齋、五者堂等齋名相繼出籠。除五者堂外,我均請篆刻家朋友為其刻印,皇皇然一一登上我的書法作品。有時仔細想來,覺得可笑。笑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胡弄這么些書齋名號是為哪般?也想不朽嗎?

    故作高雅,其實俗不可耐。好在這些印章的篆刻藝術倒是值得品鑒與欣賞,值得收藏,曾深得許多方家贊許。從這一意義上,它充實、提升了我及書房的文化品位。在此,我謹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忱。

    近四十年來,我的書房由小變大,由大變小,失意與愜意同行。其間,最讓我留念的是文風崗上的“且住齋”。單家獨院,在二樓,面積30平米。面北墻體寬4米,高3.7米,除去90公分墻裙外,全是通欄玻璃。即使陰雨天,也通透明亮。坐在窗邊長2.4米、寬1.2米的書桌前看書、寫字,心情格外快意。只可惜遭遇拆遷,書房已成廢墟。每每追念之,不勝唏噓。

    2020年,說我的書房,真不好意思來描述它。諸多原因,它的身份已不再純粹,“魚龍”混雜,已大打折扣。擠兌在巖門新村8棟13樓,不足10平米的房間內安置了一張折疊式沙發(fā)床,占地3.3平米。我在這床上已起臥3個年頭。床的左側貼一書柜,踮腳高立,擠去0.79平米,十分可憐。書柜6層,大小14格,除極少的(大部分去了河井書屋)漢魏碑帖及工具書外,其余300多冊文史類圖書,有去年購置的4冊《辭源》(2018年新修訂的版本,1979年的老版本在河井)、《中華詩韻大辭典》、篆草隸書大字典等,以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出版的書居多,如《文選》6冊、《春秋左傳譯注》、《尚書詮譯》、《孟子譯注》8冊等,但我看重喜歡的是西渡先生選編的《名家讀古文》、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李元洛先生的《詩美學》、汪曾祺先生的全部文集12卷、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易中天中華史》20冊,以及余光中、王蒙、賈平凹、周國平、熊召政、鮑爾吉·原野等人的散文作品集,當然還有《世說新語》、《浮生六記》、《幽夢影》、《小窗幽記》等宋、明、清先賢著作。晚上10點之前,清晨5點醒來之后,披衣于床頭閱讀1至2個小時,不亦暢然。還有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年度散文獲獎作品集、散文精選集也置于床頭,隨手抄來品讀,老牌、新銳作家們的散文,準確、生動、洗煉的文字,新穎的文筆、獨到而又別開生面的理趣,令人玩味,令我學習。才思、才情來自于天賦與后天積累。于我,二者殘缺有余。

    新村書房中間年長的圖書要數(shù)工具書《辭海》,1979年買的,那時還在教書,翻了41年。為了保護封皮,更是為了保護這本書,當年我加包了一層牛皮紙,可現(xiàn)在已破損不堪,一副滄桑衰老模樣。

    與床相對的是書桌,30年前的書桌,長1.8米,寬1米。書桌上除了筆墨、硯臺、折疊臺燈外,一臺電腦占去了近五分之一。書桌緊挨窗戶,窗戶向東,簡稱東窗,最易想起那句難聽的成語。所以我在新村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落款從不寫“某年某月于且住齋東窗”,生怕不了解的人看到此款以為我是“出了事”之后才來學書法的,也怕給收藏我作品的人帶去不祥之兆。其實書房選擇在這里,實屬無奈,人家早就設計好、修建好了,應了一句俗語: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我無力改變,只能委屈求全。窗外相距僅50米外,巖門新村二期安置住房工程正在施工,自去年6月起至今如火如荼,4臺大吊日夜輪換轉運鋼筋、模板,砼灌車、長臂灌漿機徹夜喧囂,轟鳴聲、敲打釘板聲不絕于耳,尤其是鋼筋工半夜里切割鋼筋的聲音,嗞嗞啦啦,尖銳持久,常在轉鐘三四點時被驚醒,再也不能入睡。好在窗外的建筑沒有完全擋住窗口的視線。只要我坐在書桌前,明麗的天空分裂在30個防盜窗格里,上下來回晃動。有時早上或傍晚,一抹白云自南往北悄然隱去,而巖門坡、龍?zhí)稄R半截敦實的翠嶺卻幽然橫立在東邊,藍天開明,閑云可愛,青山自在,人在凝視,方天、游云、碧嶺與我聚焦,雖無語,卻有一番幽趣縈繞在心。

    2018年4月,我入住新村,屈指一算,竟然又輸給時光老人25個月762天,著實殘酷。白駒過隙,時不我待。我便收拾以往寫下的粗糙文字,幾經整理修改,想結集成書。我不是作家。我的學養(yǎng)與經歷以及生理上的硬傷,決定了我不可能寫出“不朽”的文字來,僅僅是一愛好而已,好這一口,一口咬下去,又吐出來,是好是歹,不管它,由人說去??偹闶菍ψ约旱膼酆糜袀€交代,對依偎、溫馨我心的書房有個交代。不負書房。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

舉報此信息
進入張家界新聞網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