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愈發(fā)懷舊,時常熏一爐香,品一茶杯,靜坐陽臺一隅,懷念起兒時某種熱鬧時光,特別是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戲。
在我的故鄉(xiāng)——革命老區(qū)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xiāng),鄉(xiāng)戲大多是由一幫好事的民間藝人自發(fā)組織而成的。年一過,他們就背著行頭,挑起鑼鼓,熱熱鬧鬧地沿著村子,入戶開演了。所得報酬并不多,幾十個打糍粑粑或幾升糯米包谷,僅此而已。遇上家底殷實的人家,放幾掛迎來送往的鞭炮就是最好的待遇。不過,他們不在乎錢財,只是堅定夢想,用一腔熱忱盡情演繹人生的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
鄉(xiāng)戲種類繁雜,花燈、三盆鼓、打漁鼓筒是較為常見的傳統(tǒng)節(jié)目。
花燈一來,整個小山村就沸騰了。
“嘁啋嘁啋嘁啋鏘……”鑼鼓一響,打牌的、納鞋底兒的、打毛衣的、炸粑粑的、做酸菜的……所有的人,紛紛放下手頭的活兒,三三兩兩的匯聚過來,看戲聽?wèi)蚱窇蛘搼颉瓱o不歡喜。
花燈打到這家,所有的人圍著看;花燈打到那家,所有的人,依然熱熱鬧鬧地圍著看,似乎百看不厭?;綦S處游走,看花燈的人也跟著一起隨處游走,且隊伍越來越大。這是故鄉(xiāng)鄉(xiāng)戲最熱鬧的流動景觀。
“小呀妹子開店坐在大路邊,一賣燒酒二賣面,那一個來喝酒啊,那一個來吃面,小小的生意要現(xiàn)錢,小三妹呀,嘚唲嘣嘚唲崧,呀呀呀嘚喂呀,小小的生意要現(xiàn)錢,嘚喂呀,嘚喂呀,咿呀呀嘚喂!”《瓜子紅》和《放風(fēng)箏》是花燈的經(jīng)典曲目,唱詞和曲調(diào)優(yōu)美婉轉(zhuǎn),清麗脫俗。明快喜慶的鑼鼓和表演者們精湛的表演讓人們流連忘返。
花燈表演,不受場地制約。隨便找戶人家的巖塔,在一陣鑼鼓喧天之后就可粉墨登場。表演者也不多,兩個年輕女孩兒,一人扮旦角兒,一人演小丑。旦角兒的裝扮自然是極美的。高高挽起的發(fā)髻,插滿了金花銀簪,粉衫羅裙,清風(fēng)拂柳,灼灼其華,別有一番風(fēng)韻。小丑則以丑為奇,但演技功力卻十足。一美一丑,一顰一笑,一高一低,一調(diào)一戲,對手連訣,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刀光劍影,動感十足,熱鬧非凡。故,花燈又稱:打花燈。
蚌殼戲是花燈的一種,只不過,它沒有唱詞和曲調(diào),只有鑼鼓和動作。小丑在外形裝扮上沒多大出入,旦角兒手里的道具由扇子換成的巨大蚌殼,背在背上,和小丑對手,一個關(guān)閉蚌殼,躲躲藏藏;一個神情俏皮,放肆挑逗。夸張的表情有趣至極,惹得觀眾歡笑連連。
我最喜歡看花燈是因為旦角兒,她的裝扮開啟了我對美與著裝的認(rèn)知,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奢望能擁有這樣一套仙氣十足、美侖美奐的裙裝,點綴我燦爛如花的童年。
和花燈旦角兒一樣讓我迷戀的還有踩龍船的船家姑娘。長須飄飄的漁夫扭著頭,皺著眉,裂開嘴,晃動臂膀搖著漿,俏皮滑稽;盛裝的船家姑娘低眉含笑,溫潤如玉,搖搖擺擺著彩船,在鶯歌燕舞間把一段流傳千古的打漁故事演繹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
三盤鼓則是男人們的天下。堂屋前,一掛鞭炮之后,表演就正式開場了。男人不慌不忙地支起鼓架子,擱置好鼓身,然后,抬頭,舉手,蒼勁有力地敲出“咚咚鏘咚咚鏘”的調(diào)子,手收,唇起,一段《薛剛反唐》或《穆桂英掛帥》的故事就脫口而出了,抑揚頓挫的聲音在鼓聲里將正月慵懶的人們瞬間帶入同室操戈、群英薈萃的歷史現(xiàn)場。掌聲自然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不過,最精彩的莫過于節(jié)目結(jié)束時的唱詞,表演者臨場發(fā)揮,用精湛的口才和文采對堂屋主人家進行贊頌和祝福。有藝高膽大者,還會配合唱詞和鼓聲加入“飛三皮”表演。三把尾部飄著紅綢的飛刀在表演者手里進進出出,上飛下躥,左右翻滾。觀眾們鼓著眼睛,屏住呼吸,生怕一喘氣,飛刀就掉下來,扎到自己身上似得,直到最后一枚飛刀穩(wěn)穩(wěn)落入表演者手中,人們才回過神兒來,大聲叫好,鼓掌歡呼。
打漁鼓筒最簡單。一人,一漁鼓,隨地一站,開唱即可。《霸王別姬》《楊家將》《精忠報國》時常都是打漁鼓筒的必唱選段。
在我的記憶里,打漁鼓筒的是個中年男人。身穿一套得體對襟衫兒,腳蹬黑布鞋,頭發(fā)梳成中分,打理得干凈利索。三大五粗的土家漢子擺個蘭花指,用清麗婉轉(zhuǎn)的女聲鶯鶯燕燕唱著平常百姓家的故事,時常受到年輕男人們的嘲弄但卻備受太爺爺太奶奶輩的人們以及跟風(fēng)湊熱鬧的孩童們的喜歡。
如今,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戲已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予以保護和傳承,很多曲目也搬上了大舞臺、大銀幕,但我最懷念的,還是小山村里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聲鼎沸、原汁原味的路演。在我的心里,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戲是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它用一抹誘人的色彩,裝扮枯燥乏味的童年,成為兒時最豐厚的難忘記憶,熱熱鬧鬧地充盈我平淡無奇卻又桀驁不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