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小波:唯一的朋友是遠在山東的網(wǎng)友
寸頭、眉毛濃密、白凈的臉上血色很淡,眼神里有著11歲少年不該有的迷茫。
小波每天的生活就是圍繞著吳家大屋這棟迷宮式的建筑,屋內(nèi)是教室和休息室,大廳是羽毛球場,內(nèi)陽臺是足球場,外陽臺是乒乓球室和游戲室。
7歲前,他已學會了洗碗、煮飯、煮綠豆、做蛋餅。7歲后,他還學會了做菜。今年3月,在爸爸生病后,他學會獨自一人出去買菜、買米粉、買冰淇淋。
在小波的印象中,父親一年會帶他出幾次遠門。11年來,他爬過一次岳麓山、去過兩次湘江邊,最遠的一次是去寶南街買手機卡。每一次出門的經(jīng)歷,小波都如數(shù)家珍。
因為怕父親擔心,11年來,他只偷偷地跑出去兩次,兩次都是為了找一個籃球。這個籃球是社區(qū)工作人員去年春節(jié)來家中看望時送給他的禮物,被父親扔出了門。“當時我不敢阻止父親丟”,小波說。
在與記者交流時,小波正襟危坐,雙手緊握。說話時不住張望,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他總是用“不好說”帶過,如同記者曾遇過的一些成熟而老練的采訪對象。
小波唯一的朋友就是QQ上那名遠在山東威海的好友,也是父親安排認識的。“我不適合交近距離的朋友,我和別人不一樣,因為我只在家讀書。”小波的話中有些許遲疑和落寞。
在他心中,父親幾乎是“神”,“只要父親告訴我的,我都相信。”說起這些,小波非常堅定。
吳先勇:等孩子什么都學會了,就讓他出去
瘦、臉色蒼白,頭發(fā)梳得很精神,衣服干凈整潔,但眼睛有點木然,這是吳先勇給記者的印象。
他不抽煙、不嚼檳榔,也阻止記者抽煙,“不要在這里抽。”他看著自己的孩子說。
面對記者,他明確表示,是“希望媒體能夠呼吁,我只想保證孩子的這種受教育權(quán)”,但說及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不愿多談。
對于孩子的未來,吳先勇說,“就這樣一直學下去”,在他看來,等孩子什么東西都學會了,就讓他出去做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