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日報·掌上張家界訊 通訊員 屈澤清 秦瑩瑩
在貧困山區(qū),鄉(xiāng)村教師就是孩子們的“燃燈者”,也是阻斷代際貧困傳遞的“擺渡人”,鄉(xiāng)村教育需要更多“燃燈者”和“擺渡人”。
耕耘在教育戰(zhàn)線上29年,永定區(qū)沅古坪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屈元春用一顆赤誠之心,甘當默默無聞的鄉(xiāng)村教育“擺渡人”。
求學:將“師范”底色融入純粹的教育初心
29年很長,足以讓一位師范新人成長為杏壇棟梁;29年很短,回首往事依然是當初的模樣。
1991年,那個火辣辣的夏天,屈元春考上了吉首民族師范學校?;貞洰敃r報到時,她仍難掩心中的喜悅與興奮,“懷揣著錄取通知書,背上一些簡單的生活行李,從發(fā)梢到腳趾都是輕松歡樂的,去學校報到!”就這樣,屈元春開啟了難忘的吉首民族師范之旅。“也是這段學習、生活的日子,溫暖了我的歲月,驚艷了我的時光。”
回憶在吉首民族師范的歲月,依然溫暖如初。琴房里飄出陣陣喧闐嘈雜的風琴聲,把整個教學樓渲染得青春蕩漾、朝氣勃勃。上完課后,同學們總是三五成群去食堂吃飯,“我們那時候吃飯,不像現在這樣刷臉、刷卡。那時候學校每個月免費給我們師范生發(fā)飯票、菜票,食量小的女生多,可以把吃不完的送給飯量大的男生。”說到這里,屈元春的臉上洋溢出滿滿的幸福感。
讓屈元春難忘的不僅有食堂的飯菜,與老師和同學們朝夕相處的日子更讓人懷念。“當班主任周成華老師比我們大不了幾歲,平時對我們的學習和管理非常嚴格,但學習之外,她理解我們的少年瘋狂,經常周末帶我們去郊外野餐?!?/span>同學生病了,周老師送到醫(yī)院陪伴治療;學生節(jié)假日不回家,周老師邀請到家里一起做飯吃;學習壓力大了,周老師陪著學生一起唱歌做運動......
屈元春談及班主任時,這些溫馨的畫面依然清晰。“在我們班級里,始終洋溢著一股暖流,似一團和風細雨,滲透到每位同學的心中。”回憶其他任課老師時,屈元春的欽佩之情溢于言表:“校舍雖簡陋,但授課老師皆為飽學之師。同學們孜孜以求,老師們敬業(yè)有加,涓涓潤心之語和儒雅長者的音容笑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鳥聲啾啾,書聲瑯瑯,在吉首民族師范奮筆疾書的日子,早已沉淀為教育初心、幻化為育人理念。“那時候初中畢業(yè)后,成績最拔尖的學生才能讀師范。因為吉首民族師范畢業(yè)之后,工作由國家包分配,所以在別人眼里,我端上了‘鐵飯碗’。”屈元春不認同這種功利主義的想法,她說,教育是她畢生追求的事業(yè),她從農村來,希望把自己的所學所長運用到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中去。
正是秉持著這樣純粹的教育初心,屈元春抓住了一切學習與鍛煉的機會。利用晚自習纏著老師講習題、不斷練習“三筆字”提升書寫技能、一遍遍模擬課堂環(huán)節(jié)提升教學表達能力、泡在圖書館翻看書籍以涵養(yǎng)教育技術素養(yǎng)......屈元春三年如一日,始終錨定一個目標,任何事都無法阻擋她在教育事業(yè)路上的奮進步伐。
“在班級里,我的資質不是最出色的,成績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在打磨教學本領時我是最認真的,一點兒也不含糊,這也為我日后的從教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礎。”1994年,屈元春從吉首民族師范學校畢業(yè)。當初的少女屈元春,已經成長為一個傳承教育初心、鑄牢教育師魂的教育“后浪”,踏上了她夢寐的“從教之路”。
屈元春說,母校吉首民族師范的一草一木都承載著少年時代最美好的記憶,也是在母校度過的那些青蔥歲月里,讓她懂得何為學高為師、行高為范,并一直鞭策著她在教師這份職業(yè)路上不忘初心使命。
工作:實現學校的三個“歷史性新突破”
師范畢業(yè)后,屈元春被分配在永定區(qū)最為偏遠的湖田埡中心學校工作。她以學校為家,以教學為樂,兢兢業(yè)業(yè),深受學生和家長好評。工作12年后,因教學成績突出調入市城區(qū)澧濱小學工作。
在澧濱小學,屈元春在做好班級管理和班級教學工作的同時,并參與了學校管理。澧濱小學是市城區(qū)規(guī)模最大、歷史悠久的學校,也是一座充滿朝氣和活力的重點小學。在這里,屈元春每天早上7點準時進入教室開始工作,晚上10點察看學生的朗讀和背誦完成情況,整理年級組資料,完善支部黨建活動資料......每一項工作都做得盡善盡美,也正是這段工作經歷,讓她積累了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
2020年9月,屈元春擔任了永定區(qū)沅古坪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
屈元春踏進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進教室。當看到教室里,教師上課還是一支粉筆、一本書貫穿課堂時,她完全呆住了。
首先解決多媒體設備,屈元春下定決心。在她的努力爭取下,一年后,學校每一間教室都裝上了多媒體設備??粗淌依镫娮悠?、電腦等信息化設備一應俱全,老師和學生們的臉上都露出開心的笑容。
硬件設施改善后,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構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課堂成為屈元春的工作重心。她不僅認真聽每一堂課,認真評每一堂課,還自己上示范課并錄制成視頻讓全校教師來“挑刺”。在她的帶動下,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得到迅速提升。2021年下學期,學校教師首次取得區(qū)級教學比武一等獎,實現學校第一個“歷史性突破”。好事接踵而至,2022年,另一位年輕教師又摘取區(qū)級教學比武一等獎。2022年湖南省中小學教師集體備課大賽中,她組建團隊,充當主備人和執(zhí)教人,帶領團隊獲省二等獎。
“聽屈校長上課就是享受的過程,她獨特的人格魅力,讓學生在她的課堂上永遠是積極活躍的?!薄?/span>與屈校長的每一次交流探討,都如涓涓細流、浸潤人心。”學校的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有這樣的感受。
聽老師上課,給老師評課,給老師上示范課,這些都是實踐工作。作為校長,在教學的同時要多思考、多研究,讓理論指導實踐,這樣才能取得更大進步。屈元春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教學課題研究在學校是項空白,她為了鼓勵老師們做思考型、研究型教師,親自主持了學校第一個研究課題,實現學校的第二個“歷史性突破”。
屈元春不僅注重教師的培養(yǎng)與提高,更關心學生的成長與健康。每周的國旗下講話和大課間,就是她給孩子們上思政課的最佳時機。立德樹人和意識形態(tài)的落實在這一刻便體現得淋漓盡致,從“愛我中華、尊重國旗、尊重國歌”,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每周一個主題教育學生志存高遠、全面發(fā)展。沅古坪鎮(zhèn)中心學校的孩子們都可以大聲背誦《少年中國說》,熟記社會主義核心及價值觀。
屈元春還經常和學生們一起跑操,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精氣神,她利用集團校辦學資源,在集團總校的幫助下,為沅古坪鎮(zhèn)中心學校的學生每人獲得兩套捐贈的校服,實現了學校第三個“歷史性突破”。
除了按上級要求開設標準課程外,屈元春還試著開設基于當地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校本課程。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校目前開設了龍燈、高花燈、納鞋墊、竹桿舞、軟筆書法等一系列具有當地特色的校本課程,并著手校本課程教材的研發(fā),“鄉(xiāng)村文化校園”未來可期。
展望:甘做馬頭山下的鄉(xiāng)村教育“擺渡人”
環(huán)境好了,教師進步了,受益的是孩子們。生源質量高了,才能吸引更多優(yōu)秀教師加入,如此良性循環(huán),學校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我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有一顆農村孩子的心?!鼻赫f,她知道農村的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教育,農村的教師需要什么樣的發(fā)展。因此,她竭盡所能地把老師和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讓學校成為農村孩子放飛夢想的成長樂園。
有了規(guī)劃,夢想并不遙遠。通過三年的努力,學校得到了全方位發(fā)展。學校幼兒園成功并購成為永定區(qū)農村幼教示范點;學校先后獲評永定區(qū)學校全面工作先進單位、張家界市語言文字達標校、永定區(qū)綠色學校、永定區(qū)平安校園先進單位、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先進單位、永定區(qū)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湖南省示范“希望小學”。
讀書,是農村孩子的一條重要出路,屈元春便是沿著這條路從沅古坪走出去的。現在,她回饋給馬頭山下的家鄉(xiāng)就是這條“教育之路”。關于未來,屈元春有著明確規(guī)劃,“第一個階段12年,我才剛入門。第二個階段14年,我有了探索的方向。接下來的第三個階段,我要做好馬頭山下的鄉(xiāng)村教育“擺渡人”,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山村教師,讓更多山區(qū)孩子成才,為沅古坪這片紅色土地全面振興奉獻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