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孤獨到極致的工作
兩山夾峙,抬頭一線天;孤零零的人,孤零零的房……這大山里郁郁蔥蔥各種林木,初來乍到,會覺得神清氣爽,可要在這杳無人煙之處孤獨的工作生活15年,需要何等毅力!
“房子破點、小點沒關系,最難受的就是單調和寂寞。”王中建的工作通常只能在大雨過后才能完成。下雨的時候,他除了看書就只能看雨。
“有時候我也擔心,還能不能習慣山下的生活,總覺得自己的語言功能都要喪失了。”
在這4500畝的山林里,原來村民還有百余人,隨著村民的不斷外遷,現在還在山上居住的已不足50人,且大多數都外出務工了。
在記者采訪的四個小時時間里,僅有一位農婦從監(jiān)測站門口經過和他打了聲招呼。王中建笑著說,這是離他的最近的鄰居,而所謂“最近的鄰居”也隔著監(jiān)測站有500米遠。
回憶起在監(jiān)測站工作的15年歲月,王中建感到最不適應的就是白天幾乎見不著人,晚上更是連個人影都見不到,往往七八天都講不上一句話。
想聽人的聲音,就自己吼幾聲。他只能用這樣的辦法排遣寂寞。
為了打發(fā)時間,也為了專業(yè)上能更進一步,王中建通過自學,先后取得了湖南林業(yè)科技大學??莆膽{和湘潭大學本科文憑。
妻子擔心山上的丈夫太過孤獨,辭掉了外鄉(xiāng)的工作陪伴他。但其實更多時候,妻子都要留在縣城里照顧正在讀書的女兒,山上的王中建仍然是一個人。
這是一份要憑良心去做的工作
王中建說,他干的這個事是個良心職業(yè)。
他說得沒錯。因為在這深山之中,不管是實地采集,還是瞎編亂造,都不會有人知道數據的實際來源,也無法核實數據的真實性。
一切,只能憑良心。
陳才祥說,就曾有過外省同行因為責任心缺失,隨意捏造數據,影響了監(jiān)測的真實性,被發(fā)現后,損失已無法挽回。
王中建從未這樣做過,也絕不會這樣做。15年來,他上報的數十萬個數據都是依靠著雙腳走、雙手量、雙眼看得來的。
正是這些翔實可靠的第一手數據,支撐著許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項目“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變化、可持續(xù)利用與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典型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及其經濟價值評估理論與方法”;國家科技部專項“長江流域中低山丘陵綜合治理專項不同治理模式綜合效益評價研究”……
陳才祥告訴記者,其實建站之初,監(jiān)測站的工作生活條件更為艱苦。“吃水要靠自己到很遠的地方去挑,下山要步行,既無有電視,也沒有通訊設備。直到2002 年才解決了飲用水問題,2006 年才安裝了電話和網絡,給他配了一輛摩托車。”直到現在,王中建每年幾乎要花兩個月的時間打柴。
王中建每月的工資是2400多元,縣林業(yè)局考慮到他的家庭實際,每月給他妻子補助了幾百元。“妻子租房要錢,孩子讀書要錢,物價又一直在漲,一年下來,我們幾乎不會有節(jié)余。”
可不論條件多么艱苦,他對這份工作不曾有過半點馬虎。“我干的雖是件小事,但影響的卻是大事。這么簡單的道理,我懂!”
現在,王中建的妻子也成了監(jiān)測站的“編外人員”,有時他上山去監(jiān)測徑流池的數據,妻子還會幫他進行簡單的觀測作業(yè)。
工作的極致是敬業(yè),正如信仰,一個人堅守大山15年,在世人眼中,這或許是“神話”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