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開的時節(jié),和朋友相約去慈利縣江埡鎮(zhèn)官橋村,目睹了滿山滿嶺的三百畝桃花盡情綻放,還有那遠近聞名的南洋書院。官橋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在游人面前,官橋孝廉的故事也世世代代被人傳頌著。
在官橋村停車場下車后,從左邊村道一直往山上走,半個多小時后便可到達桃花嶺山腰。漫山遍野是桃樹,桃花嶺的命名也因此而來。從三月中旬起,村里桃花陸續(xù)綻放,市民游客紛至沓來。2017官橋首屆鄉(xiāng)村旅游傳統(tǒng)文化藝術節(jié)舉辦當天,近萬名市民游客匯集在這里,共赴一場桃花的盛會。
粉紅的桃花將整個桃花嶺裝扮成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與金黃的油菜花、翠綠的柳樹一起,爭艷著這個春天。不論走到哪里,桃樹下都有游人拍照合影、賞花嬉戲。
與美麗的桃花相映襯的,還有村里那排列整齊風格統(tǒng)一的民居,小青瓦、翹檐屋角,房前屋后粉刷顏色一致,美麗鄉(xiāng)村極具土家特色。
然而最讓村民自豪的,是官橋的歷史文化。在村部附近有一亭臺,上書“官橋”二字,村干部杜修貴告訴記者,官橋因明朝初期監(jiān)元宰相杜世壽而聞名,南洋書院前的石碑上《官橋賦》也有記錄。杜世壽是當?shù)厝耍栕x書經(jīng),志存高遠,因母親重病臥床三年,杜世壽夫婦日夜服侍,四處尋藥,祈求上蒼保佑母親早日康復。神靈被其感動,托夢告訴杜世壽:“救母妙藥,唯兒股肉?!倍攀缐坌褋碇?,連忙割下大腿上的肉熬湯給母親喝下,他的母親之后很快恢復了健康。大學士楊周知道這件事情后,向朝廷舉薦杜世壽,君主大悅,御賜純孝金匾,誥封監(jiān)元宰相,在其故里一里之溪建造三座拱橋(民稱“官橋”,村因此得名),并置“上馬屯”“下馬屯”,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好不顯耀。
杜世壽之父清公因武功出眾而被封為大將軍,其愛兵如子,在征途中,為士兵試飲井水,渾身發(fā)黑,中毒身亡。軍民感念杜清將軍,在其家鄉(xiāng)建造了南洋寺,立其塑像(俗名“黑公公”)為神位,四時香火,昭德彰義。
解放前,官橋游擊隊曾在這里成立,南北大俠杜心五幼時在這里讀書習武,解放時成立了官橋政府革命老區(qū)。
2009年,官橋村民改遷南洋寺,修建了南洋書院。書院占地43畝,由九棟樓房組成,從幼兒小班到小學六年級共開設了九個班,從三年級起學生在學校住宿,可容納400多名學生就讀。書院為仿古建筑,氣勢壯觀,綠樹掩映,鳥兒啼叫聲與朗朗讀書聲交織在一起,成為官橋最動人的音樂。
官橋村因山就勢修建了兩條清官路,將附近村莊緊密相連。來到官橋,春可賞花,夏可避暑,秋可品嘗各類水果,冬可聆聽村里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