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屋舍儼然……”當記者第一次來到武陵源區(qū)協(xié)合鄉(xiāng)李家崗村時,這些詞語便不由得浮現(xiàn)在腦海里,村里的風貌跟陶淵明筆下的描寫竟有不少相似之處。村內(nèi)處處是景,那錯落有致的房屋和一直在半空中盤旋的白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市區(qū)出發(fā),到達李家崗時,太陽才從東邊的山坡升起不久。沿著村級公路向村里走,溪水的聲音變得越發(fā)清晰和悅耳。白墻青瓦,深色房梁,成片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沿溪而建。
站在村部門口,村支書李平雄手指著對面整齊劃一又靚麗的房屋群告訴記者,村內(nèi)的房屋于去年9月份統(tǒng)一按照灰白墻、青瓦片加木房梁的標準進行裝飾,與周邊的美麗山水搭配起來十分融洽。
跨過一座新修的便民橋,走在村道上,只見兩旁的農(nóng)田里,農(nóng)民有的在拔秧苗,有的俯下身子插著秧。藍天白云,夏日炎炎,農(nóng)田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當記者拿起相機拍照時,一旁的農(nóng)家大姐用好奇的眼光望了過來,還提醒道:“你看,白鷺在飛呀,快把它們拍下來?!?/span>
在所有的房屋中,有一棟青磚老瓦房吸引了記者的注意。76歲的李伊勝老人家告訴記者,看著這棟老房子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當時幾戶人家住在里面,小時候的他跟伙伴們一起玩耍的情形依舊歷歷在目。記憶可能會模糊,歲月留下的痕跡卻在這棟房屋里慢慢清晰?,F(xiàn)在日子好了,房屋也在政府“穿衣戴帽”的政策上了“新妝”。
李伊勝老人世代居住在李家崗,自己育有三個女兒,盡管已是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但他還每天堅持勞作。他打趣地說:“晚年也不能坐享其成,我要守著李家崗的好山、好水、藍天、白云,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