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a级毛,2019精品手机国产品在线,a级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97在线精品视频免

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頻道 > 旅游新聞

張家界獲旅游金字招牌

2011-06-10 15:51:08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作者:呂明軍 侯琳良  閱讀: 張家界日報社微信

        說起張家界,相信許多人并不陌生,因為它擁有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世界地質公園、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全國5A級景區(qū)4塊金字招牌。

      去張家界看風景,被國內(nèi)外眾多游客毫不猶豫地列入旅游行程。

      張家界人并不滿足,今天,他們向人們發(fā)出誠摯的邀請:在這里,你將不僅能看風景,還能品文化,能休閑,能度假,能開展商務……

      不再追求旅游規(guī)模過高增長,更加注重綜合效益提高

      2010年,張家界作為湖南旅游龍頭城市,收獲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全市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2350萬人次,同比增長21.9%;境外旅游者148萬人次,同比增長73%;旅游總收入達到125億元,同比增長24.8%,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10年12月,張家界被列入全國首批4個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

      在欣喜之余,張家界人也開始反思這座城市旅游轉型提質的未來。

      與同類旅游城市比,張家界市的人均GDP只相當于黃山的73.1%、桂林的70.8%、三亞的40.4%,人均財政收入只相當于黃山的46.9%、桂林的48.3%、三亞的10.6%。

      張家界市委書記胡伯俊認為,旅游的發(fā)展成果應該能讓百姓親眼看到,讓旅客親身感受到,要不斷豐富張家界美景的內(nèi)涵和外延,要提升張家界群眾的快樂感。這是張家界“轉型”的立足點。

      “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張家界人提出的今后5年旅游接待總規(guī)模的年均增長率目標為8%。

      從20%多到8%,不看“增”,反求“降”?

      張家界市市長趙小明就此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們不再追求過高的人次增長,而更加注重客源結構的改善和綜合效益的提高。

      要留得住國內(nèi)外游客,不僅是看風景,而且能享受休閑的愜意,同時也能給當?shù)匕傩仗峁┬蓍e消費的好去處。于是張家界的決策層提出,要推進旅游產(chǎn)品向觀光休閑復合型轉變,確立世界旅游精品的目標,把張家界建成功能齊全、人民富足、開放包容、文明和諧、具有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特有的文化氣質、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提升旅游硬件,更重軟件提質

      建設世界旅游精品,絕不是一時沖動。早在2006年底,張家界市就出臺了《關于加快世界旅游精品建設的決定》。2007年,制訂頒布了專門針對改善城市硬件設施的《“三年有改觀五年大變樣”建設綱要》。

      圍繞世界旅游精品目標,張家界正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è)化、新型城市化和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三化進程”;實施文明張家界、和諧張家界、生態(tài)張家界“三大創(chuàng)建”;加強基礎產(chǎn)業(yè)、基礎設施和基礎工作“三個基礎”。

      2006年以來,張家界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3.7億元,新建改造了30條主次干道,建設城市道路109公里、綠地面積264公頃,新增城市建成區(qū)面積6.31平方公里,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建設步伐正在加快。

      張家界這座偏居湘西北、建市僅23年的城市,經(jīng)過這幾年的建設,已成為湘鄂渝黔邊區(qū)最發(fā)達的交通樞紐:去長沙只需3個小時、去重慶將來只需5個小時,可以飛往北京、上海、香港等20多個國內(nèi)大中城市,到日本名古屋、韓國首爾等國外城市的旅游包機也頻繁往返……

      有了硬件上的提升,更要有軟件上的提質。

      2009年初開始,張家界著手從門票優(yōu)惠、暫退旅行社保證金、減免導游服務費等方面來提振旅游質量。同時,加大旅游環(huán)境治理,堅決打擊損害旅客利益的行為,讓游客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的服務和人性化關懷。

      “寧愿把發(fā)展速度降下來,也不能破壞綠水青山。” 4月8日,2011中國湖南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jié)開幕,從1991年舉辦第一屆“森保節(jié)”至今,這已是第十五屆了。張家界人依靠綠色起家,更懂得綠色發(fā)展的意義。

      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形成鮮明特色

      “它有全中國絕無僅有的、最純凈的空氣。這可能是你該去的最佳理由。”英國著名記者、地質學家西蒙·溫徹斯特2007年考察張家界后,在《紐約時報》上撰文如此稱贊。

      張家界核心景區(qū)森林覆蓋率達98%,每立方厘米空氣中有8萬至12萬個負氧離子,是一般城市的20至100倍。

      張家界擁有的不僅僅是絕美山水。

      2003年,著名歌手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演唱會,壓軸曲目《馬桑樹兒搭燈臺》就是一首桑植民歌,這是張家界入選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代表之一。作為大湘西的一部分,張家界居住著土家族、白族、苗族等33個少數(shù)民族,擁有17類78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可以稱得上“神秘、神奇、神韻”。

      目前全市文化經(jīng)營單位達到1800多家,從業(yè)人員3.2萬人,文化產(chǎn)業(yè)增加值達19.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8.1%,占比在全國處于前列。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體,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近年來,張家界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在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涵養(yǎng)旅游方面,做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

      世界第一臺大型山水實景音樂劇《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張家界·魅力湘西》、《武陵魂·梯瑪神歌》等相繼上演。其中《天門狐仙·新劉??抽浴?、《張家界·魅力湘西》兩臺節(jié)目入選首批《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

      “中國張家界國際鄉(xiāng)村音樂節(jié)”、“中國山歌節(jié)”、“桑植民歌節(jié)”、“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節(jié)”等一批節(jié)慶活動,成為中外游人的文化大餐。

      達瓦孜傳人走鋼絲、“卡通市長”推銷鄉(xiāng)村音樂周、“穿越天門”世界特技飛行大賽、俄羅斯空軍特技飛行表演……從來不缺乏天馬行空創(chuàng)意的張家界,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游客前往。

      旅游演藝異軍突起、節(jié)慶文化異彩紛呈、創(chuàng)意策劃世界矚目。“張家界發(fā)生的這一系列文化與旅游之間的融合反應恰恰是建設世界旅游精品的應有之義。”張家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肖凌之如此總結。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wǎng)]

舉報此信息
進入張家界新聞網(wǎng)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