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電話機、移動衛(wèi)生間、飲料瓶回收機……這些公共設施本是為了方便市民生活而設置,但近日,記者走訪多地發(fā)現(xiàn),不少便民設施已漸漸淪為“僵尸”,無法發(fā)揮其本應有的功能。(1月11日《新京報》)
便民設施淪為“僵尸”,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可否認,在建設之初,這些便民設施直指百姓民生需求,也曾有著美好藍圖,但為何這些本來造福一方的公共設施卻陷入沉睡呢?
首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一些曾經發(fā)揮了便民功能的公共設施漸漸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比如曾經遍布街頭的公共電話亭和IC卡電話,在手機已經普及的今天,已經失去了市場,使用者近乎于零,自然會被時代淘汰,淪為“僵尸”。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投資興建的便民服務設施由于沒有經過充分論證,也缺少必要的民主決策程序,導致便民設施不合民眾心意,難以發(fā)揮作用。比如,有的城市花費數百萬元建起的人行天橋不少,但就是沒人愿意走。原因很簡單,嫌麻煩。
最后一點,是一些地方只重視便民設施的修建,卻疏于對便民設施的修繕。殊不知,再健全、再完善的便民設施,都敵不過人為的折損與破壞。由于風吹雨淋、塑料風化現(xiàn)象普遍,城市便民設施如果不定期加以維修保養(yǎng),就可能不但不便民,還會傷民,又有誰愿意冒著危險,去使用那些所謂的便民設施呢?
不便民,談何便民設施?便民設施要便民,就需要相關部門告別懶政思維,多一些接地氣的民意調查,少一些拍腦門的隨意決策。其一,要對那些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理應被淘汰的便民設施及時予以清理,不讓其成為城市的傷疤。其二,便民設施既是便民的東西,就該問問民眾怎么才是方便。其三,便民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不能一勞永逸,要注重后期的維護和保養(yǎng),保證便民設施能夠用當其用,為民所用,真正達到便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