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shù)字技術迭代升級、數(shù)字經濟迅猛發(fā)展,網絡虛擬財產這一新客體的種類和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雖然虛擬財產只存在于網絡虛擬空間,但客觀上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交易價值或者變現(xiàn)價值等,具有財產性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法律保護網絡虛擬財產。對于實踐中的虛擬財產糾紛案件,司法裁判是如何發(fā)揮指引作用、尊重虛擬財產發(fā)展規(guī)律、平衡好各方經濟利益關系、合理確立相關主體權利義務邊界的呢?近日,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通過梳理典型案例,分別從虛擬財產兌換的隱形問題、虛擬財產價值衡量標準及網絡游戲中兌換規(guī)則相關糾紛等問題進行分析,為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提供幫助和建議。
虛擬財產兌換,不應隱形減損消費者合法權益
孫某在一家網上店鋪使用19999的超級幣搶兌了一張“滿299減299”優(yōu)惠券。之后,其在使用時被告知,優(yōu)惠券僅適用于該店鋪內的兩件固定尺碼的短袖。據(jù)了解,超級幣是孫某每天做半個小時以上的任務積累的,不是無償贈送的。在優(yōu)惠券兌換之前以及兌換過程中,電商公司均沒有進行相關限制消費提示,并且消費者也無法查看優(yōu)惠券的詳細使用條件等內容。孫某以電商公司故意欺詐消費者為由,訴至法院。電商公司認為,這次兌換是與合作商家共同開展的,優(yōu)惠券疑似是由涉案店鋪發(fā)放的,電商公司不存在欺詐行為。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認為,經營者是否存在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或故意告知虛假情況的行為導致消費者被欺騙、誤導,是認定經營者是否存在欺詐行為的關鍵。結合平臺內的網上店鋪活動規(guī)則、同類優(yōu)惠券名稱標識和涉案優(yōu)惠券不同頁面標示信息情況,不足以推斷出電商公司主觀上存在惡意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的故意,但可供選擇的商品種類是消費者在網絡購物中的重要參考因素,電商公司在兌換列表的優(yōu)惠券中并未提前標注優(yōu)惠券可適用的商品范圍、使用條件等限制性信息,可以認定電商公司在涉案優(yōu)惠券標識設置中存在不嚴謹之處,未履行真實、全面告知消費者商品信息的責任。故法院判決電商公司退還孫某通過超級幣兌換的優(yōu)惠券相應價值299元。
目前,該案判決已生效。
法官講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本案中,從網上店鋪活動規(guī)則、涉案優(yōu)惠券的標示信息等,不足以認定電商公司存在惡意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等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主觀狀態(tài),因此,法院認為電商公司的行為不構成欺詐。
不過,電商公司在涉案優(yōu)惠券標示中存在著不嚴謹?shù)膯栴}?!吨腥A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均規(guī)定了經營者有提供商品或服務真實、全面信息的義務,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近年來,電子商務平臺推出電子優(yōu)惠券等各種形式的促銷優(yōu)惠活動,在滿足用戶多元消費需求、增加平臺流量和用戶黏性的同時,也存在著虛擬財產兌換過程中的隱形問題。例如,在會員積分(幣)兌換電子優(yōu)惠券等虛擬財產中,由于時空限制,經營者大多通過商品宣傳網頁展示商品、服務的信息,如果經營者在網頁宣傳中未向消費者如實告知虛擬財產的兌換時限、使用規(guī)則、限制條件或指定內容等重要信息的,需承擔未履行真實、全面告知消費者商品信息的責任。
虛擬財產兌換不能因為存在網絡技術手段影響導致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受到限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會員積分(幣)兌換虛擬財產亦應參照這一規(guī)定,為消費者提供取消(退回)兌換的途徑和方式。通過虛擬財產兌換前的告知義務及兌換后的退貨選擇,來充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外,關于處理網絡虛擬財產糾紛的賠償問題,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認為,需要明確虛擬財產的價值。與常見的財產類型不同,虛擬財產的價值具有抽象性,體現(xiàn)在其價值無法被直接“量化”。雙方當事人無法就虛擬財產的價值、評估方法協(xié)商一致時,可以結合具體場景分析判斷。
本案中,電子優(yōu)惠券作為一種虛擬財產,其價值的衡量與認定是賠償孫某經濟損失的前提要件。電子優(yōu)惠券具有三個特殊性:一是虛擬性,其儲存于網絡平臺的服務器中,不能提取變現(xiàn);二是依附性,其獲取與使用均局限在網上指定店鋪并需滿足活動條件,而該活動目前已下架;三是不流通性,優(yōu)惠券系活動促銷行為,無明確的貨幣兌換價值。由此可知,電子優(yōu)惠券無明確的價值度量標準。那么,應該如何認定虛擬財產的價值?
首先,孫某主張的19999超級幣并非無償贈送,而是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完成任務、幫助網上店鋪進行推廣得來的,孫某付出了一定的勞動;其次,案件中“共20份已兌20份”即表明該優(yōu)惠券具備一定的稀缺性。因此,從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fā),不能僅以對應的19999超級幣及一般對價標準來確定價值,應主要參照涉案優(yōu)惠券標注金額,酌定涉案優(yōu)惠券價值為299元。
小游戲獲獎概率低,充值返還應基于是否陷入錯誤認識
王某通過某搜索引擎公司旗下APP中的推廣鏈接,下載了一款名叫“某游戲中心”的游戲,并多次參與游戲中心內的“糖果萌消消”小游戲。游戲中以某品牌禮品卡作為游戲獎勵,用戶可以通過購買“金葉子”換取隨機抽取某品牌禮品卡、電腦等獎品的機會。由于王某在前幾局中獲獎概率較高,于是,其對游戲進行了大量的現(xiàn)金充值,以便購買游戲道具繼續(xù)參加游戲。然而,王某的游戲獲獎概率并不如之前那么高。王某認為游戲運營商對“糖果萌消消”獲獎概率設置不合理,存在欺詐,遂將游戲運營商及游戲推廣平臺訴至法院,要求游戲運營商將其充值金額予以返還,并進行三倍賠償。游戲推廣平臺應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經審理認定,王某系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其與游戲平臺簽訂的《用戶協(xié)議》,屬于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有效。結合現(xiàn)有證據(jù),“糖果萌消消”游戲活動規(guī)則可在游戲主頁面進行查看,登錄“某游戲中心”可獲得“金葉子”,即可通過非充值方式進行游戲。王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糖果萌消消”游戲的充值服務具有相應的辨識能力,而王某充值上千次的行為后果應當自行承擔。因此,對于王某主張受到游戲推廣平臺虛假宣傳的誘惑,不清楚“糖果萌消消”游戲活動規(guī)則而受到欺詐的意見,法院不予采納。對于王某主張返還充值金額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王某在有償獲得游戲服務后,再要求游戲運營商返還服務對價,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綜上,游戲運營商不構成欺詐,推廣平臺不承擔連帶責任,判決駁回了王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目前,該案判決已生效。
法官講法典
本案中,游戲用戶與游戲運營者之間簽訂的網絡服務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導致合同無效的情形,法院確認《用戶協(xié)議》有效。對于用戶王某因為小游戲獲獎概率低而主張不清楚“糖果萌消消”游戲活動規(guī)則受到欺詐的意見,法院認為,在民法上,欺詐是指以使他人陷于錯誤并因而為意思表示為目的,故意陳述虛偽事實或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民法意義上的欺詐構成要件通常需要欺詐行為、欺詐的故意、因果關系、欺詐的違法性,相對人因欺詐行為而陷于錯誤,并且因該錯誤作出意思表示。所謂錯誤,指的是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本案用戶王某通過多次、長期充值購買虛擬財產“金葉子”來進行游戲,并非基于錯誤認識作出的行為,不構成民法意義上的欺詐。
需要注意的是,從本案王某對游戲獲獎概率設置的質疑進行延伸,可以看到虛擬財產兌換糾紛多發(fā)的原因是后臺算法規(guī)則的不透明,導致網絡用戶對兌獎條件的規(guī)則設置、算法自動決策下的決策結果等存在不可知、不相信。在算法無法做到完全透明、可視化的基礎上,司法應充分考量游戲運營商與網絡用戶的舉證能力,通過舉證責任的合理分配,平衡游戲運營商與網絡用戶的權利義務關系,實現(xiàn)算法的相對公開透明,保證決策的公平公正。此外,游戲運營商對于網絡用戶的數(shù)據(jù),無論是在收集還是存儲過程中,都應當做到合理、審慎、安全地使用,對可公開數(shù)據(jù)范圍進行必要限定,對網絡用戶的隱私權等相關權益加以保護,實現(xiàn)用戶數(shù)據(jù)公開與個人信息保護之間的平衡。(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