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日報·掌上張家界客戶端訊(全媒體記者 段曉輝 通訊員 李啟忠 覃遵輝)彭某等人手中僅有包工頭李某出具的一張欠薪欠條,沒有勞動用工合同。
五年討薪,難!
誰是勞動用工主體?農民工是在為誰提供勞動?計算薪酬的依據在哪里?毫無疑問,這是一起法律關系錯綜復雜、法律事實糾葛不清、證據嚴重不足的案件。
在永定區(qū)人民法院、永定區(qū)人民檢察院等部門的多方努力下,這起涉及49人,金額高達62萬元的農民工集體討薪案終于塵埃落定。
小編帶您看看
法官和檢察官如抽絲剝繭,為農民工伸張正義——
12月20日上午,永定區(qū)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的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判決被告李某、張家界某勞務公司共同向原告彭某等16人支付拖欠的工資140523元,深圳市某建筑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綠色通道助艱難討薪
2018年5月,彭某等49名農民工先后到張家界某住宅項目工地從事泥瓦工、小工工作,至2022年1月與包工頭李某結算時,已累計拖欠工資達625457元。但在支付時,包工頭李某卻以公司沒有撥款為由,在給彭某等人出具欠條后便未支付應付的工資。為此,彭某等人到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進行投訴,但因用工關系等存在爭議,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撤銷了彭某等人的投訴請求。輾轉兩個多月的討薪追薪,沒有得到分文,面對生活壓力,農民工們一籌莫展,心急如焚。
永定區(qū)委政法委了解情況后高度關注,指派永定區(qū)司法局做好普法宣傳工作,引導農民工依法維權。永定區(qū)司法局將此案納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指派給具有處理突發(fā)事件經驗的律所牽頭辦理。
律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約見彭某等49名農民工后,充分聽取意見,梳理具體訴求,指導推選3名討薪維權代表,并積極引導其他農民工盡早另謀出路,以便農民工節(jié)約出更多事件安心打工。
維權路上 一波三折
經調查了解,案涉項目系張家界某實業(yè)公司投資開發(fā),由深圳市某建筑公司承包施工,該公司又將工程勞務發(fā)包給張家界某勞務公司,該勞務公司又將泥工勞務分包給李某,49名農民工均系李某雇請。
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律所工作人員指導部分農民工打印出銀行工資流水后,又向包工頭李某調取了記工賬本,結合《勞動保障監(jiān)察告知書》確認的事實和其他證據形成了證據鏈。
2022年6月,律所工作人員以勞務公司和建筑工程公司作為被申請人、以實業(yè)公司和李某作為第三人,向張家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請求依法裁決由兩被申請人共同支付彭某等49人工資625457元,第三人李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第三人實業(yè)公司以未結清工程款為限,對欠付工資履行先行墊付責任。
6月23日,張家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如期開庭,旁聽席上座無虛席,很多農民工及其親屬特意從外地趕回來庭審旁聽。在仲裁員的主持下,雙方唇槍舌劍,各執(zhí)一詞,互不相讓,但在大量的事實和完善的證據面前,勞務公司最終承認系勞動用工單位,僅對部分沒有工資流水的農民工提出了異議。
7月11日,張家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裁決勞務公司10日內付清拖欠的33位農民工工資484934元,其他16名農民工的仲裁主張則沒有得到支持。
多方聯(lián)動解急難愁盼
面對沒有得到仲裁支持的16位農民工失望的眼神,律所工作人員一方面積極做好心理疏導,安慰大家不要著急。同時,結合不予認同16名農民工存在勞動關系的抗辯理由,在認真分析案情和相關證據后,向永定區(qū)人民檢察院提出了支持起訴申請。
永定區(qū)人民檢察院收到申請后高度重視,委派檢察官依法調取了項目工地的監(jiān)控視頻,走訪調查了相關知情人,補充完善了部分銀行工資流水,收集了工地早會資料。在證據收集完善后,永定區(qū)人民檢察院向永定區(qū)人民法院遞交了《支持起訴決定書》。
永定區(qū)人民法院受案后,委派民事審判二庭負責審理。12月1日上午,永定區(qū)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通過庭審調查、當事人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和最后陳述,依法判決被告李某、勞務公司共同支付16名農民工勞動報酬140523元,深圳市某建筑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農民工工資問題涉及弱勢群體合法權益保護,關乎社會和諧穩(wěn)定。近年來,永定區(qū)以“為群眾辦實事”創(chuàng)建活動為抓手,充分發(fā)揮各職能部門的職能作用,不斷加大涉農民工工資案件的調解、審理、執(zhí)行力度,全力解決了農民工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弱勢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