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浸染的桑植合群村,扎染工坊蒸騰著板藍根的草木氣息。白族阿娘指尖掠過布匹上漸次綻開的冰裂紋,對俯身觀摩的建行工作人員比劃道:“九浸九染方成這天然紋路,恰似賬戶要設九重防詐卡。”3 ·15金融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日前夕,建行桑植支行的“消保課堂”搬進扎染工坊,“裕農(nóng)通”服務點前支取分紅的鄉(xiāng)親們穿梭于翻涌的藍白布浪間,用扎染密匙解鎖“錢袋守護密碼”。
“簽名欄是扎染的防偽圖騰,密碼就像板藍根染液的配方!”建行工作人員舉著鄉(xiāng)村振興卡,將金融術(shù)語譯作扎染口訣。剛領(lǐng)到分紅的合作社理事長晃著賬本笑道:“建行200萬的貸款讓老染缸淌活水,如今又給賬戶加了道‘靛藍鎖’。”智慧終端前,村民邊取款邊學“賬戶異動預警”,布匹晾曬架成了天然教學道具?!澳旁祁^落板藍,謹防網(wǎng)線釣私錢!”白族老調(diào)混著防詐快板,在晾曬場蕩開漣漪。建行特制的《扎染防詐秘典》,將金融知識印于傳統(tǒng)紋樣間,被村民塞進繡花腰包當“護身符”。
村支書望著熙攘人群感嘆:“建行這‘金融染缸’,既染致富錦,更淬防詐甲?!蹦荷?,“移動金融驛站”的車轍碾過板藍根田埂,攜著非遺與金融交織的新紋樣,向大山深處蜿蜒而去。